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MRI表现

 

介绍: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(central nervous system germ cell tumors,CNS GCTs)起源于原始生殖细胞,按照病理可分为2大类:1、生殖细胞瘤(germinoma),又称为胚生殖细胞瘤或纯生殖细胞瘤,相当于颅外睾丸精原细胞瘤或卵巢的无性细胞瘤。2、非生殖细胞瘤性生殖细胞肿瘤(non-germinomatous germ cell tumor, NGGCT),相当于颅外的非精原细胞瘤,包括胚胎性癌内胚窦瘤(卵黄囊瘤)绒毛膜上皮癌畸胎瘤(成熟性畸胎瘤、未成熟畸胎瘤、畸胎瘤恶变)、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。好发于年轻人群,约70%发生在10-24岁,在亚洲地区约占所有儿童颅内肿瘤的11%,要明显高于西方国家[1-2]。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最常见好发部位为松果体区,其次为鞍上区(也可同时累及上述2个部位),此外有些也可以位于基底节、丘脑等其它区域。临床表现主要和肿瘤发生的部位有关,发生在松果体区的可表现为帕里诺氏综合征(Parinaud综合征,表现为垂直凝视障碍、会聚性眼球震颤、瞳孔光近反射分离(光反应存在异常,但近反射(注视近处物体时瞳孔缩小,同时发生调节和集合作用)相对正常))、阻塞性脑积水、性早熟等,发生在鞍上区的可表现为尿崩症、视力障碍、性早熟等,发生在基底节区表现为进行性偏侧肢体无力或感觉障碍,可从上肢或下肢开始。其中非分泌型生殖细胞肿瘤(生殖细胞瘤和成熟畸胎瘤)脑脊液或血清中AFP、β-HCG 均为阴性,分泌型生殖细胞肿瘤脑脊液或血清中AFP 和(或)β-HCG 水平可高于正常值。一般对放疗和化疗都非常敏感,整体来说非分泌型生殖细胞肿瘤相对预后较好[1-3]。

 

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MRI表现

一般来说位于松果体区的生殖细胞瘤T1WI通常呈等或稍低信号,在T2WI上呈高信号,可有明显强化。位于鞍上区的生殖细胞瘤可表现为垂体柄增粗,在T1WI 神经垂体高信号消失,在T2WI上肿块信号多变,近半数肿块内可见囊变。

示例1(经病理证实为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(未成熟畸胎瘤+卵黄囊瘤+极少胚胎性癌及生殖细胞瘤))

pineal region germ cell tumor


图示在三脑室后部、松果体区见一异常信号占位影,T1WI上呈等高信号,信号混杂,病灶后下部有分层状,T2WI上呈混杂高信号改变。整体病灶边界清楚,增强后有不均匀强化。三脑室和侧脑室有增宽扩大。

 

示例2(经病理证实为精原细胞瘤)

basal ganglia germ cell tumor

图示左侧基底节可见多发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,边界欠清,弥散有受限,部分有囊变,增强后部分病灶可见强化。

 

注:勿将生殖细胞肿瘤(germ cell tumors)和生殖细胞瘤(germinoma)搞混,生殖细胞瘤只是生殖细胞肿瘤里面的其中一种类型。

 

 

参考文献

  1. 孙晓非, 杨群英. 儿童原发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[J].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, 2018, 23(06):281-286.
  2.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.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诊疗规范(2021年版)[J].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1年19卷12期, 1060-1063页, 2022.
  3. 金征宇.  医学影像学. 第2版.  北京 : 人民卫生出版社, 2010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