椎管内神经鞘瘤MRI表现

 

介绍:神经鞘瘤(neurilemmoma)为源于神经鞘膜的施万细胞,故又称为施万细胞瘤(schwannoma),多数为良性肿瘤,可发生于头颈部、椎管内等。其中椎管内神经鞘瘤(也有称脊髓神经鞘瘤)属于髓外硬膜内最常见的肿瘤(发生在硬膜外和髓内的较少见),约占25-30%,可发生于椎管内各个节段,其中以颈胸段多见,多数位于椎管后外侧,常呈卵圆形或分叶状肿块,多单发,有蒂,有完整包膜,大的肿瘤可发生囊变,甚至出血。肿瘤常会累积神经根,由于肿瘤生长缓慢,脊髓长期受压,常有明显压迹,多伴有水肿。临床可表现为神经根痛,以后可出现感觉以及运动障碍、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瘫痪及膀胱、直肠功能障碍等脊髓压迫症状[1-2]。

 

椎管内神经鞘瘤MRI表现

肿块在T1WI上呈等或略高于脊髓信号(少数低于脊髓信号),在T2WI上呈高信号,增强扫描肿块可呈均匀强化(合并囊变时可呈不均匀强化)[1]。

示例(经过病理证实):

neurilemmoma T1

neurilemmoma T2

neurilemmoma T1C sag

neurilemmoma T1C tra

neurilemmoma T1C cor

图示在颈4椎管内-颈4/5右侧椎管外见一不规则软组织肿块,呈等-稍长T1、等-长T2信号,边界清晰,肿块沿椎间孔椎管内外生长,增强扫描肿块不均匀强化,邻近脊髓受压推移,相应脊髓内见小片状水肿,呈长T2信号。

 

附:髓内、髓外硬膜内及硬膜外病变鉴别表[2]

 

参考文献

  1. 金征宇.  医学影像学. 第2版.  北京 : 人民卫生出版社, 2010.
  2. 贾建平.  神经病学.  北京 : 人民卫生出版社, 2014.